向“云”而生!分布式存储拥抱新数据时代!

2021-08-20 16:57
2021
0

中科院云计算中心分布式存储联合实验室特讯,随着5G、人工智能、云计算、区块链和物联网等技术的融合创新,飙升的数据存储需求引发变革,正在推动云存储、数据中心、分布式存储等竞相发展。数存云端,恩惠人间!几经技术沉淀和创新,“中科云”即将蝶变起飞,赋能社会经济生活,更多应用场景和领域,将被科技再次重塑,因智而来,向"云"而生,乘势而兴!

因 智 而 来

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,数据越来越成为不可或缺的生产力,数据呈现出海量、多元、实时、多云的特征。

预测到2025年,全球新创建的数据总和将达到175ZB,普通人每天将有近5,000次数字互动。在5G、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推动下,海量数据不断涌现,数据存储需求量居高不下。

企业对实时数据需求增加,金融的风险评估、交通的自动驾驶、运营商的智能网络等许多场景,都需要依赖快速实时的数据采集、存储和分析得以实现。

数据从单一内部小数据形态向多元动态大数据发展,数据环境多样、复杂,大量文本、图片、视频等非结构化数据被产生和存储。

未来超过70%的企业选择多云部署模式,分布式存储成为多云环境的首选平台。智能信息技术日新月异,新数据时代的挑战无处不在,能够真正应战数据洪流,当属分布式存储。

向"云"而生

7月13日晚,哔哩哔哩服务器崩溃,主站、app 以及小程序都无法使用。主站404,其他站502。“B站崩了”话题登上热搜。与此同时,A站、豆瓣网同样遭遇访问故障。“服务器崩溃”,“云”上的数据无法访问,再次暴露了中心化服务器的脆弱。

在数字时代的今天,互联网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,各色各样的应用眼花缭乱,云服务领域更趋广泛,显现出中心化存储不可解决的弊端:隐私泄露问题、服务器安全性不高、运营终止的风险、审查制度、成本高、速度慢等,这些都是现在急切等待解决的问题。

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分布式存储,把数据去中心化,从一个中心,变成了全世界数以百万,甚至上千万个中心,即存储节点,并多点关联交织成网。分布式存储,齐集高性能、高安全性、可拓展性、永久性、低成本和容灾与备份等优点,解决大规模、高并发场景下的存储访问问题,颠覆和重塑着现有的存储方式,深入关键应用领域,提供更为广阔的舞台。

高 安 全

分布式存储网络上,数据不是在单个公司的服务器上存储数据,而是通过分散的网络进行加密和分发。这意味着除了数据所有者之外,没有任何一方可以访问数据,这使得分散式存储成为目前最安全的云存储解决方案。

低 成 本

分布式云存储网络服务器数量庞大、遍布全球,存储的可用性通常要高得多,分散的网络允许公平的市场价格,存储供应商之间存在持续的良性竞争,所以相对垄断的集中式云存储服务,分布式存储数据的成本要低得多。

高 效 率

个人和组织数据需求不断波动,一方面导致大量空闲存储容量,另一方面导致存储容量不足。中心化存储痛点——大规模存储、高并发处理、数据存储供需的质量和效率等问题,在兼具可拓展、分布式和永久性的特征的分布式存储网络面前迎刃而解。总而言之,分布式云存储网络,能实现更安全、更透明、更高效、更低成本地存储数据,为人类社会最重要数据提供永久的存储网络。

乘 势 而 兴

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,数据是重要的生产要素,分布式存储将成为数字经济的基石。人工智能、云计算、物联网、大数据等新技术推动包括工业、农业、服务业等许多行业、产业进行大规模的数字化变革,金融、交通、电信、能源、医疗等行业已经走在前列,全社会都在致力于生产要素数字化、生产过程数字化以及产品的数字化,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,进而推动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快速到来。

日前,《广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(2021—2025年)》和《广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若干政策措施》印发。这是继今年5月广东印发关于加快数字化发展方案后,首个聚焦制造业数字化的具体实施方案和政策措施。按照规划,到2025年广东推动超过5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,带动100万家企业“上云”“用云”。

数存云端,恩惠人间!中科院云计算中心分布式存储联合实验室与中科云储联合研发的“中科云”应运而生,乘势而兴!有望成为国内继阿里云、华为云、腾讯云之后,云存储市场新势力,赋能社会经济生活,在云手机、云电脑、远程医疗、智慧城市、AI人工智能、5G基础、工业互联网、新能源无人驾驶、大数据、特高压等方面按下加速键,更多应用场景和领域,将被科技再次重塑,释放数据动能,助力企业“上云”,构建智能世界,为“新基建”、双碳目标贡献更多力量!